虽然处在纸媒式微的年代,但姚远仍然毫不掩饰自己对于纸媒的情结,他甚至颇有兴趣地探讨起未来纸媒是否有可能翻身这个话题。
在办公室和家里,他收藏了许多设计感很好的册子,这些油墨与纸张的结合物让他会有一种天然的兴奋感。在他看来,设计良好的纸质读物所传达的触感和美感,是任何手机上的读物所不能达到的,也是可以打败这个时代的粗鄙,让人沉淀的最好方式之一。
1、用九个月打造一本企业VI手册
△正风华品牌设计事务所 | 正东方VI手册
(滑动浏览多图)
去年那本用了九个月打磨出来的正东方VI手册,是姚远的得意作品。
按照业内的普遍标准,一本企业VI手册工期大概只在一个月上下。能够拥有这么“任性”的时长,姚远内心十分感激正东方的董事长,也是他在设计路上的知己:“他愿意给我这么多时间,在这样一个作品里100%去体现我的想法,这种机会实在太难得。”
他的回报是把自己所有的灵感和心血都浸润在这个作品里。半夜里想到一个好的创意,马上从床上跳起来直奔电脑去完成这样的事情,在这个九个月里时常发生。也曾发生过开始两个月了,结果他发现方向有问题,权衡许久之后,还是决定全部推倒重来的“惨案”。
△正风华品牌设计事务所 | 正东方VI手册
但这些从不曾让姚远觉得辛苦,于他而言这个过程反而是一种幸福,因为一直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:“在这个VI手册里,每个单页每张海报每句文案,都是我写的。”在平面设计这行做了这么多年后,他很难得地拥有了一个可以定义自己的作品。
2、掐着秒表站在背后的总监和编辑
如果16年前没去深圳的话,现在的姚远可能会是一位成功的西点师。
彼时他已经考好了西点师证,正想着要不要开一家店。他的弟弟在深圳一家报社,让他去深圳看看机会。“我一直对美术感兴趣,既然去了深圳就想去广告公司,后来没想到进了《星岛日报》。”
姚远描述那段经历的时候语气很平淡,但实际上,在这家当时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报纸的经历,对他影响异常深远,“公司的文化,对人的要求,以及形成我对设计的认识,影响都特别大。”
2003年12月30日梅艳芳过世那晚,整个报社如临大敌。所有人等着确认消息一传来,总编一声令下,全报社进入战斗状态。虽然每次这样的大新闻都会让人脱层皮,可是总监和编辑掐着秒表站在做美术编辑的他后面这种事情,在现在想来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财富。
“简单地这么说吧,在《星岛日报》做了3年出来,任何一家报社我都不会待不下来。”说这话的时候,姚远脸上有隐隐的自豪。
3、16年后,终于迎来个人品牌的创立
△正风华品牌设计事务所 服务案例
2010年是姚远职业生涯的一个分水岭。
从《星岛日报》出来后,他加入了朗图设计,随后又创建了星罗设计团队,创办了深圳本土时尚杂志《星期八》。良好的业内名声让他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机会,包括一度接近《深圳青年报》的合作项目。
但那时纸媒已经走过了黄金期,正在不可避免地走向下滑期。姚远一人无力左右时代的趋势,加上公司转型后的方向与他的追求产生了较大分歧,2010年,他清空了自己在深圳的房子,时隔7年后又回到了福州。
△正风华品牌设计事务所 服务案例
这是一个令他几乎马上就后悔的决定,两个城市设计行业的巨大落差让他开始遭遇长时间的困顿。但这也让停下了在行业里一路狂奔脚步的他,有机会开始思考那些除了做得好看以外的事情,比如自己喜欢什么,比如什么才是有价值的设计。
2016年与正东方的合作,让他重新又找回了做设计之初的激情。现在,这个做了16年设计的男人,终于迎来属于自己的个人品牌的创立,正风华品牌设计事务所。
△ 正风华品牌设计事务所网站 节选
4、“很多设计,是在砸自己的行业价值”
在这个行业里浸淫了这么多年,姚远对于平面设计的痛点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会。
与同样是设计的空间设计相比,平面设计在很多人眼中的价值感弱很多,导致的结果往往是很累很辛苦但又收不到相对高的利润回报。采访中他也坦言,像“帮我免费设计个logo”这样的要求,自己就遇到过好几回。
这带来了他所说的另一个令人心痛的局面:很多设计师为了迎合市场做的设计,很多时候是在砸自己的行业价值。
△正风华品牌设计事务所 服务案例
姚远颇有些无奈地表示,现在自己不只是做设计,还要分身很多的精力出来做沟通:“如果不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好的东西,什么是有价值的设计,我们做再辛苦也没有意义。”
体现在自己的业务上,姚远坚持筛选合适的客户:“我一旦低声下气地去迎合,就没办法坚持自我,这样的业务我宁愿不做。”相反,如果他觉得客户能够真正认同他的理念,有时金钱上损失一些他也会接受。
△ 正风华品牌设计事务所网站 节选
5、一个平面设计行业的堂吉柯德
相对于设计本行业,更让姚远担忧的是那些能影响审美的人,这些人被他称之为审美权力者。
当整个社会的平均审美还停留在相对较低水平,并且普遍认为设计只是一种点缀,而非传达一些更重要的东西诸如美感和价值时,姚远的这种坚持显得似乎有些不合时宜。
他也意识到自己一个人的呼吁很微弱,但仍然义无反顾地去发声,就像小说里骑着瘦马擎着长矛冲向风车的堂吉柯德一样。
好在,这些年也有一些改善的迹象,包括一些媒体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关于审美的批判文章。
△正风华品牌设计事务所 服务案例
身边的改变更让他欣喜,如福州本土的某新零售企业,出街的设计和文案经常会让他有一种莫名的感动:“能看得出来,他们对产品品质有特别的追求,并不纯粹是为了卖你东西,是有情怀的。”
这同样也是他的追求。这种追求,早在13年前离开《星岛日报》时,就已经深深刻在了他的灵魂里。
△ 正风华品牌设计事务所网站 节选
【后记】
姚远在自己的个人主页上写了一段文字,正是他心中对设计,也是对正风华工作室的一个极佳诠释
用匠心铸造价值,唯努力不负风华
始终有两种力量
在我们一生中激荡
一种推着我们向外走
一种拉着我们向内收
一种力量去远方
一种力量回原乡
选择设计
是因为听见了内心的声音
所以不论风雨亦或风景
坚持给自己喝彩
愿这份执着和努力
能够承载您的信任和追求
愿未来回首
不负风华……